目前分類:森林裡的詩篇 (3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林青蘭 / 現任森林小學主任

 這學期森小有一個音樂課的教學目標:希望孩子們很願意大聲地張口唱歌。所以,在音樂課程的教學設計裡,就安排了一些跟歌唱有關的教學內容。
 不過,通常說要唱歌,發了歌詞或歌譜,就開始唱了,還需要什麼特別的設計嗎?
 我想,也提出另一種「通常」,通常,除了少數的孩子能大方地在別人面前演唱,大多數的孩子是會害羞的;所以,希望透過教學設計,讓孩子們逐漸累積:想要唱歌的感覺。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撰文/人本教育基金會 (本文刊登於4月26日的國語日報)

 明快,直率,是許多人對于美人的印象,于美人堅持不打小孩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打完小孩會讓自己的心情不好,所以我不打小孩!」篤定的語氣,反映出體罰從來就不是她的選項,「打小孩?這麼可愛怎麼打的下手?」

 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于美人說:「我是成長在50年代的人,我當然也被打過,很多的經驗是,我不覺得我做錯了什麼,只是我沒有照著大人的意思而已,像國中有一次數學沒有考好,我就被老師打了一巴掌,但是,我也沒有因為被打了這一巴掌,數學就開始變好。」于美人認為,大人打小孩,常常是因為小孩沒有遵循大人的意思,表面上看起來,問題出在小孩不願意配合,但我們更應該深究的是,這些「大人的意思」到底合不合理?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朱台翔 /森林小學校長

 小孫子兩個多月大時,媽媽就開始拿書給他看。那時候,他們床上除了棉被、枕頭、毛巾外,最多的就是書,有大人的、也有小孩的。

 小孫子自從長牙之後,不管抓到什麼,都往嘴裡塞,這當然就包括書在內。媽媽既怕他吃到油墨、灰塵,又怕他把書咬壞。所以,每當小孫子把書往嘴裡放時,就趕緊把書拿開,並且說:「不可以!」同時,隨手清理,盡量讓小孫子的周圍沒有書。
 
 有一天,小孫子的阿姨來了,站在床邊看他在床上爬,媽媽則站在房門口,背對著床,趁機做一些家事。小孫子突然發現床上有一本書,非常興奮地,爬過去,就在他摸到書的那一瞬間,忽然停下了所有的動作,把頭轉向門口,看看媽媽有沒有在看他。然後,笑一笑,拿起那本書。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吳麗芬、盧貞穎

「詞彙」對人認知或詮釋事物的影響實在不容小覷,因為人是由思想決定行為的,因此,一個詞彙若是要用來 形容孩子,我們認為尤其要審慎,因為「命名」經常會決定孩子被對待的方法,歷史上已經有許多「殷鑑」。比如說以前都把患有學習障礙、智能障礙或腦性麻痺的學生一律稱為「啟智生」,他們所在的班級則稱為「啟智班」,如今隨著教育理念的進步,「特教生」取代了「啟智生」,「資源班」取代了「啟智班」,成人的對待模式也從「純粹控制」轉變為「為孩子投入資源」;又如從前把患有「注意力缺失症」的孩子稱為「過動兒」,學校裡的「過動兒」便經常被當成有問題的壞小孩來看待,「正名」之後,已經愈來愈多人懂得如何幫助這樣的孩子;又如近年來「精神科門診」逐漸改名為「心智科門診」,也象徵著我們對於人類心智疾病的正視(除罪化)。
然而,「霸凌」這個中譯詞呢?它用在孩子身上意味著什麼 ?有沒有更中性的翻譯呢?在以英文稱為Bully的現象中,成人該為孩子負起什麼責任呢?讓我們從字典開始探詢。BULLY在字典裡的意思 BULLY verb [T]
to hurt or frighten someone who is smaller or less powerful than you, often forcing them to do something they do not want to do: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森小老師◎羅裕虹

 森小是住宿學校,來自各地的孩子,週一到週五,有四個晚上和室友們相處。每個寢室有六個不同年齡的孩子,對小學生來說,這樣的團體生活,和在家裏有自己的房間、和家人之間的互動,有很大的不同,在學校,孩子們需要面對與同學、室友的互動,當然有許多歡樂,有時,也會有一些困擾…

 這兩天,寢室裡就有不愉快的事。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雅婷/森小教師

森林小學的孩子星期一到星期四都住校,每天晚上八點是孩子們進寢室的時間。老師也會在這個時間,特別為孩子的睡眠環境及氣氛做一些準備。例如:熄大燈、說故事、打掃寢室…等等。晚上八點半,就是大家約好要安靜,讓寢室老師一個一個陪伴、準備醞釀睡眠的時間。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史英/數學想想總編輯兼總主筆

關於小孩學數學,有一個古老的問題:到底是要著重理解,還是只要會算就好?

 大家會想,都已經明白地高舉了「想想」的旗幟,那還用說?一定取前者,而捨後者了;然而不然,如果我們認真的想一想,就會發現那個所謂的老問題裡面,其實暗藏著陷阱:好像我們非得從二者擇一不可,為什麼我們的想想小孩,就不能二者兼顧呢?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鄂婷瑛/森小試讀梯老師
「我喜歡你」,這真的是非常有魔力的一句話。  

故事發生在今年暑假的森林小學試讀梯裡。試讀第二週的第一天下午,為了彌補前一週因為颱風臨時撤梯而來不及進行的讚美時間,於是大人們決定,在這天的晚餐時間對所有的孩子進行讚美。因為晚餐時間也是孩子們的自由時間,經過討論以後,我們決定透過全校的廣播器說出每一位大人想給孩子們的讚美,好讓在所有的角落活動的孩子,都不會錯過這重要的一刻。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本兒童營系列活動,招生中!
     對戲劇的興趣是小孩的本能,因為在襁褓之中,小孩就在聽父母講故事。這次人本的莎士比亞奇想世界戲劇營,就是要將小孩想瞭解世界的好奇心,透過戲劇的陶冶,成為他們自己,學會如何對待他人、善待自然、通情達理,具有文化教養,而這都是莎士比亞作品教授一代又一代西方人的成果。

  資深的劇場工作者,也是人本莎士比亞戲劇營的專業顧問耿一偉說:「小孩學戲劇,重點不是學如何演戲,而是體驗。體驗成為導演的組織能力(想想李安),感受演員放空自己體驗角色的能力(瞧瞧郎雄),經歷集體工作的團體(看看歌劇魅影裡舞台燈光的搭配),戲劇營對小朋友來說,是個絕佳的機會學習跟別人相處,跟角色相處(他們也可能在演父母的過程中了解父母),甚至了解自己。」
  耿一偉又提到:「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在適當的安排下,讓小朋友在劇場遊戲中,學習到多樣化的人生知識,這些學習包括觀察力、身體平衡感、動作開發、發聲訓練、情緒表達、道具製作等,都是透過遊戲而獲得的。」在愉快的活動中,小朋友學習在舞台上克服自己的恐懼,培養自信,就像一位曾參與人本莎士比亞戲劇營的四年級小女生說的:「我回學校後還要當女主角。」她已經知道如何在人生中主動追求自己的角色了。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張芳瑜/台科大應用外語學生,森林育活動員
今天是森小校外教學的準備週,這個禮拜的課程都是為著他們下禮拜要到三芝做校外教學所做的準備課程,今天去觀摩「流速」的課,沒錯這堂課老師要跟他們討論有關水的流速、水的流量,如何計算這些問題。
我真實的看到老師是如何與這群三年級的小朋友討論這樣有點深度的問題,如何引導他們思考,小朋友的想像和創造力又是如何的超乎我的想像,三年級的小朋友竟然可以講出「面積」,他們對生活中「水」的事情也有著他們的敏感度在。最讓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討論完後的「教室外水溝的實驗」,老師帶著小球、皮尺、碼表,就在教室外面的水溝進行實驗,透過把小球放到水溝中,觀察了流速,流量的計算不在是一個為了應付考試而死背的數學公式,就在這裡他們的觀念藉著實驗被一步步的建立,看著他們心裡想著真希望在我的學習裡我有這樣的學習過程。

世界真的很好玩,每個東西真的都很有趣!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芳瑜/台科大應用外語學生,森林育活動員
森小設備簡陋真的比不上其他的小學,他們也沒有PU跑道,他們的自由及允許孩子的獨特性或許會讓我們害怕孩子出去後沒有競爭力,但在座談會中與森小主任的討論過程中,我們卻一起看到孩子內心受到足夠尊重、疼愛、與自由後,離開森小或甚至在未來他們自主性、討論事情思考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的有被培養起來。
當然森小著實還有很多的困難及存在的問題,但我很感謝有這樣的機會可以親自走訪這間台灣的「夏山學校」,也給了我對教育不同的思考與想像。人如何可以越來越像人,人如何可以活的有尊嚴,人和自然、人和人又可以建立怎麼樣的關係。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芳瑜/台科大應用外語學生,森林育活動員
森林小學的孩子真的受到尊重,不同的孩子也依著各別的差異性受到平等但「不統一」式的對待,那兒的孩子更是允許思考、允許表達他們的想法。 
大自然、森小的狗狗都是他們生活疼惜的一部份,看著小朋友跟森小狗狗們親密的模樣及相處融洽,真的讓我很感動。曾幾何時狗狗們可以這樣自由自在遊蕩在教室周圍,曾幾何時人類這樣平等與大自然和動物相處。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張芳瑜/台科大應用外語學生,森林育活動員
現在的我剛從森林小學回到家裡.
這學期因為參與人本教育基金會的森林育培訓課程,終於讓我有機會一窺台灣第一所體制外小學.
位於汐止山上的森小著實和我想像中的硬體建築設備有些許落差,但在教育方式、對待孩子方面與自己所認知的「以人為本教育」是不謀而合的,今天在那兒實地觀摩他們上課的狀況,他們的生活,有很多的感想。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