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這次的梯有種很真切地感受到「我活著」!
不是行屍走肉,因為即使流鼻血、頭痛、睡不飽、超級冷,
那都比不上我想認真帶好來孩子、幫助孩子這件事來的強烈!
打架、哭泣、爭執、歡笑、嘻鬧、玩樂天天在上演,
出這次的梯有種很真切地感受到「我活著」!
不是行屍走肉,因為即使流鼻血、頭痛、睡不飽、超級冷,
那都比不上我想認真帶好來孩子、幫助孩子這件事來的強烈!
打架、哭泣、爭執、歡笑、嘻鬧、玩樂天天在上演,
為什麼來上活培課?這個問題對我來說是一場意外…
記得大一的暑假,那年和社團的學姊們去出了一個兒童美術營,又是在一個克難的廁所裡洗澡,當時和學姊聊天,一旁還有蜘蛛網和忽冷忽熱的熱水器,她說如果我們喜歡小孩,可以去試試看去森林小學喔!
森林小學?這個詞喚起了我的幻想?她說人本有培訓課程,專門在帶營隊的喔!不過她也沒參加過,所以大家就一起開始猜想著是不是有白色的兔子、梅花鹿還有一整片翠綠的草地上面都是天使般的小孩在跑跑跳跳,而我們就正在森林小學,帶營隊……?
我一直是個記憶不太好的人,但卻對「為什麼我會來森林育當活動員」記得一清二楚。
大二的下學期昏昏沉沉的兩堂統計課後,大家早就已經收好了包包,準備奔向教室外,但馬上被老師制止了,全班很有默契的低聲:「吼…要幹嘛啦!」,大家都想吃午餐阿!!!! 接著,就看到有個很像是來推銷補習班課程般的走上講台,一個女生,大家都摸不著頭緒,不是學校老師,也不是學姊…當她一開口介紹自己,躁動的全班突然有這麼一刻安靜,她很有自信的介紹,介紹自己、介紹基金會、介紹森林育的梯隊…等等。我當時連她的名字是什麼、基金會是幹嘛的、梯隊內容balabala的都記不太起來,只記得聽到覺得是重點的東西,像是「沒有團康、不必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梯隊大人小孩都是很自由的…」然後我自己下的結論是:「很酷的地方」。
但如果說只是因為覺得這邊梯隊很酷,所以就來了,似乎會相信的人也不多,感覺也很隨便;但那時候還有個奇妙的想法…我想到,當初我是一個不小心填到實踐家兒…也不小心的讀完一年…一不小心也覺得還不錯讀…但是…我還蠻討厭小孩的…雖然說,我們這個系讀出來不一定完全是走兒童相關產業,但也佔了很大部分。
作者 / 森林育活動員 ─小廖
原文出自於http://www.wretch.cc/blog/jayliao/15179141
[上了人本的癮]
大四畢業之前都還沒聽過啥是人本教育,
覺得會去帶營隊帶小孩的人都是頭殼壞去有被虐傾向之類的。
畢業後因緣際會到了營隊裡當義工(反正暑假閒閒沒事做,沒日沒夜的混吃等死也很無趣)
一整個大開眼界,這裡的人,真好。
敬愛的人本基金會工作人員大家好:
敝人已收到 貴基金會寄來的『2008年度暑假築巢小子』夏令營的光碟及手繪記錄本。至感!
夏令營紀錄手繪本讓我真是愛不釋手,透過在可愛插圖,簡單文字說明,繪者的巧思設計讓整本紀錄書摸起來都有了溫度。
我好喜歡你們的用心與貼心,當然還有苦心,謝謝!
見習
作者牧澐/淡江大學教育學程學生/台北數學想想國助教
在大家都說「教師快要飽和了」的這個年頭裡,喜歡小孩的我,雖然心裡很清楚,我不會成為大家口中的那種老師,但還是參加了學校教育學程的甄試,希望能學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多累積一些能力。
◎傅子豪
給孩子多元的學習空間~參加營隊對於很多父母來說,存在著許多的想像,到底為什麼會讓自己的孩子參加營隊?是希望孩子能在營隊中成長?或只是用來提供孩子娛樂及殺時間的「工具」?
「參加營隊」是培養獨立
人本森林育故事-成長與付出 小慧/活動員,輔大國貿三,出過一梯天文營。
仍然還記得上一期森林育活動員培訓招生簡章的最後一行,「參加森林育帶隊工作是個人成長,也是對孩子的付出。」在真正參與梯隊的過程後再回想起這一段看似簡單的話,卻有很深很深的認同感,因為體驗過,更能了解箇中涵義。
從活動員培訓課程開始,每一堂課對我來說都是新鮮及有趣的,這是我平常接觸不到的領域,教育、孩子…看似離自己遙遠的課程,其實卻和自己息息相關。就像談到現在的教育制度下,孩子的學習原來應該是怎樣的過程,會聯想到以前是怎麼渡過國小、國中、高中甚至到現在,自己一直是用什麼樣被訓練出來的模式去學習,開始啟動了”真正的思考”去了解自己、開始學會了對一件事情有疑問後該怎麼去找方法。藉由每堂課不同的主題,會發現在了解人本、了解教育、了解森林育時,會漸漸培養出自己的成長與改變。每一堂吸收到的觀念都是珍貴且令人想好好記住努力去實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