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大家的回饋,3.20與4.9的三堂課程,就簡單能回答的部份先做回答。
請大家參考。
1.活動員需要篩選嗎?
沒有口試與面試。
只有培訓課程及之後的梯隊會議討論,希望能在過程中,協助活動員更認識森林育的理念與實務,我們相信只要有心、有意願,人人都有能力成為好的活動員。
2.森林育梯隊的內容大致是什麼?小朋友都很樂於參加嗎?
梯隊的內容可以看部落格分類裡面「主題梯隊」,會有大致上的內容。
森林育的報名狀況是非常熱烈,幾乎每一個梯隊都快就額滿了。
3.什麼是”不要把他們當人看,因為他們是人”這是什麼意思?聽不懂… …
我想,振源的本意是「…很多人都說….要把小孩當人看….」,
但是,會說出「要把小孩當人看」的人,
是否原本就「不把小孩當人看」呢?
畢竟我也不會特地說「要把貓當貓看」「要把鉛筆當鉛筆看」…
所以,概念是,小孩本來就是人啊,這是一個基本思維。
4.札記和課程內容有關?可否介紹一下那本刊物?
札記可以當作是延伸閱讀。
《人本教育札記》是人本的出版品之一,
詳細介紹可看人本網站(http://hef.yam.org.tw/index01.htm)左欄分類,
人本出版品─人本教育札記。
5.如果生活中沒有了「秩序」,對成長中的孩子真的好嗎?
萬事萬物都需要秩序,個人也需要,人本或是森林育不是要讓小孩「沒有秩序」喔!或是可以說,教育的方式是透過給他更多的自由,以期他能發展自己的秩序。
可以參考《家裏的森林小學》有聲書裡面的「自由與秩序」故事,也許可以提供一些新的思維。
6.「為自己想上課而上課」這樣的理念小孩懂嗎?
我想,有些可以懂,有些年紀小不容易懂,但提供機會去說道理,以及嘗試,孩子也才有機會懂。
7.如果孩子在營隊中動手打活動員,該如何處理?
制止他。
大人不能打小孩,小孩當然也不能打大人,人不能打人咩!
8.關於要尊重孩子的意願,不強迫他們上課什麼的,如果孩子一直不合作,就
這樣讓著他嗎?
如果讓著他是指不強迫他要去上課,那答案是:是的。
不強迫,但是是一直鼓勵他、兜他,去上課的。
同時也有一些後續的動作,也許之後的課程會講到,或是可以找人討論喔!
9.提倡沒有哨子和口令的環境,真實情況說的有點模糊,想知道實際的情況或
例子,這個主題讓我很感興趣。
實際的狀況也許可以問參加過的活動員(之後會認識到喔),或是以看看部落格的文章,
分類在「森林育語錄」以及「森林裡的詩篇」。
10.在森小有人幫助孩子,不逼迫孩子,將來呢?誰為他們著想呢?
森林小學孩子就和一班孩子一樣,長大後要面對國中、升學等壓力,
一般孩子是誰為他們著想呢?
森小畢業的孩子受的國小教育可以協助他們更有能力去面對環境,包括思考能力、學習態度、自我覺察、自信等,這些都是協助孩子更有能力面對將來。
11.和小孩講道理,小孩不一定懂啊,懂了也不一定照做,就是互有一些反叛的小孩。
講道理不是一定要小孩照做,而是提供我們對他的希望、期待與要求,當然他還是可以選擇的。
遇到了所謂反叛、或是反骨、或是故意唱反調的孩子,要做的就是更多,例如了解背後的原因、傾聽他的需求、解決的他困難等,之後可課程可以接觸到。
12.有事無法前來,是否有另外的措施可以取得上課的內容和資料?
因為每堂課都有錄影,可用補帶的方式觀賞上課內容,資料野在之後上課在補給你囉。
13.定時候有規律的去洗澡,或是做事情,不是對的/良好的習慣嗎?
我也覺得是良好的習慣啊!
但是有規律這件事情,應該是要出自小孩的主體性,而非大人的訓練、強迫。
14.希望有更清楚的指示,告知廁所、飲水機的位置
廁所和飲水機在隔壁的大樓裡,有需要麻煩請跟後面的工作人員拿門禁卡。
15.蚊子會不會太多了?
我們會跟學校反映,是否能補充新的補蚊燈,
我們有在考慮放置青蛙或是種植捕蠅草的方式,
下次上課我們會準備防蚊液,在此也公開徵求防蚊方法。
16.上課內容很充實也收穫很多,但我覺得課程有點長,中間其實可以休息10分
鐘之類的。
我們會建議老師,老師可能也有自己的考量,
課堂當場可以直接舉手建議老師,或是也可以自行去外面休息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