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紫菡
包青天,從來沒有出現過!
劉秉郎終於開始擁有一種「可以自己決定怎麼控制」的生活。只不過,這份平凡只維持了短短四年,如今他又覺得被連根拔起。宣判後,他自己主動辭去了實習工作,無心了。原本,他一直期待,「有天我可以開個餐廳,設計自己最喜歡的空間,每個客人來的時候,都能感受到一種很超脫世俗的自然感…」,而今,他不再願意去想了。
- Aug 31 Fri 2007 14:02
劉秉郎:曾經,我的偶像是包青天!(下)
- Aug 30 Thu 2007 14:37
蘇案三被告.向上帝借時間
劉秉郎:曾經,我的偶像是包青天!(上) |
- Aug 27 Mon 2007 10:06
善用好的語言,促進親子關係 文/古淑薰
所謂的「絆腳石訊息」,指的是容易造成親子溝通障礙的語言。這些語言不但容易折損孩子的自尊,也破壞了親子關係。
這些語言訊息包括:
一、解決式訊息—告訴孩子應如何切實調整其行為,他必須、最好、應 該、可以怎麼做。如「再不出來,我就要扣你們貼紙了。」
二、貶抑式訊息—羞辱孩子、評價其人格、傷害其自尊。如「要教幾次 你才懂,不是告訴你規則了嗎?你頭腦是不是有問題!」
三、迂迴式訊息—透過拐彎抹角、規避的方式,轉移孩子的注意,易導 致孩子容易失望,覺得父母不感興趣,也無法信任。如「現在做功 課,不要講話。」
- Aug 20 Mon 2007 11:13
遇到「等一下」王子,怎麼辦?
Q: 人本教育基金會的朋友,您們好!
我們家的大王子,叫他收一下衣服,他會說:「等一下!」叫他幫忙倒垃圾,他也是等一下!有沒有辦法叫孩子積極一點,不要每件事都是等一下,最後還是等不到?
快沒耐心的媽媽 敬上
- Aug 09 Thu 2007 14:45
默許不義,就是罪行!
◎史英
廿世紀最奇怪的事情之一是,德國人竟願意把自己的生死,交在希特勒這種人的手上。納粹不僅僅是迫害猶太人而已,把大量的所謂最優秀的雅利安種青年送往戰場,同樣是一種屠殺。
很多心力投入各種研究,希望知道號稱萬物之靈的人類,到底是否真的具有理性,或者有沒有什麼萬全之策,可以避免這種意圖滅種的浩劫再度發生。答案不止一個,但沒有一個是真正的答案。據說歷史能給我們教訓,但在教訓之前我們只有更為迷惑。
- Jul 13 Fri 2007 10:41
再見 包青天!
口述◎劉秉郎(蘇建和案被告)
出獄後的某天,我一個人過馬路。我記得,明明看到車子還在很遠的地方,但當我走出去,車子卻已經在我面前,我嚇得趕快退回來。心想:怎麼會這樣?不信,再試一次,還是一樣。被關了太久,我對空間及事物的時間差都算不準了。
而當我逐漸能自己行走,熟悉速度時間後,我請我哥哥帶我去他做生意的菜市場。我就坐在那兒,其餘什麼也不做。我知道我對人群有著莫明的恐懼,不為什麼,看到就是怕,但我不要自己這樣下去,所以,我想去那裡習慣人潮。一個月、兩個月,我每天就這樣坐著、看著人們走來走去…
- Jul 10 Tue 2007 14:44
敬請加入連署!【平反蘇案‧終結司法專斷】連署書
- Jun 25 Mon 2007 16:41
蘇案需要你聲援!【再見蘇案,蘇案再見】
~6/27~28,走向黎明,祈福靜走;6/29陪蘇建和三人法庭聆聽宣判
人本教育基金會、台灣人權促進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以及所有關心蘇案的夥伴們,邀請您再次看見蘇案;也希望這次6月29日高院的宣判,能夠真正的向蘇案說再見,讓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三人做了十六年的惡夢,能夠就此終結。

- Jun 12 Tue 2007 13:47
老師也說「對不起」- 公視紀錄片《我愛小魔頭》
關於如何書寫校園裡那篇「愛的童話」,向來有不同的版本。而其中最行之有年的一版,不外乎是:一個天真而受教的孩童,遇上一位嚴管勤教的老師,而在孩童經歷了一段吃苦耐勞、甚至將老師惹到痛心疾首出手體罰的歷程後…孩童變得積極向上,老師鋼鐵的愛終被理解,從此幸福快樂…。
若說童話得這麼寫,那眼前這故事的開頭,可就是怎麼看也寫不成愛的詩篇。
影片一開頭,一個女生理直氣壯地說:「我從小最討厭老師。」說話的人,從小出身教育世家,只要她行為不端,大人便告訴她:「你小心老師來管你喔!」而妙的是,長大後,也就是這部影片拍攝時,主角王婉婷偏就是個老師。
- Jun 07 Thu 2007 11:24
孩子難管嗎?-------老師更難!
【2007年校園體罰狀況調查報告記者會新聞稿】 ◎人本教育基金會
多年來,人本教育基金會都針對校園體罰狀況進行調查,藉此清楚校園體罰現象,並向社會大眾報告,歷年之調查結果如下:
1999年,83.4%中小學生在學校被體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