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看見」的渴望--翔翔的讚美時間 小丸/政大學生,出過3次森林育。

   天文梯初次見到二年級的翔翔,他很自然地回答我的問候,圓圓的臉看起來很和善、可愛。車上了山,他喊餓,我幫他要了兩包仙貝,他臉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說他其實在「減肥」。我建議他把仙貝分一包給坐在旁邊的睿睿,他答應了。我們邊吃邊聊,翔翔聊到他的體重、在學校被同學叫「胖子」,他說:「我不喜歡別人叫我胖子。」還是笑笑的。

 第一天晚上,翔翔在寢室和表哥漢堡吵架。翔翔說漢堡把他踢痛了,漢堡則堅持說他們只是在玩。由於其他小孩已準備好要聽故事、睡覺,於是先把兩人的睡窩調頭、分開,翔翔還是不滿意,堅持不要這樣睡。我和其他活動員無可奈何,只好把翔翔換到隔壁寢室。他一夜安眠。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3/24開課囉

【台北課程表】
3/24(六) 森林育面面觀 張淑惠@前森林育主任.人本資深講師
分組討論(一)

3/31(六) 信手拈來的生活教案 林佳樺@森林小學學科老師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北一女中歷史科教師單兆榮2006/12/20

一綱一本決策可以不必兌現
 
 根據誠信原則,未來的台北市長郝龍斌先生必須兌現競選支票,因為得到市民信任是一件重要的事,但是面對教育百年大計,我不得已不大聲疾呼~請別實踐一綱一本的競選諾言。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 吳麗芬、盧貞穎

「詞彙」對人認知或詮釋事物的影響實在不容小覷,因為人是由思想決定行為的,因此,一個詞彙若是要用來 形容孩子,我們認為尤其要審慎,因為「命名」經常會決定孩子被對待的方法,歷史上已經有許多「殷鑑」。比如說以前都把患有學習障礙、智能障礙或腦性麻痺的學生一律稱為「啟智生」,他們所在的班級則稱為「啟智班」,如今隨著教育理念的進步,「特教生」取代了「啟智生」,「資源班」取代了「啟智班」,成人的對待模式也從「純粹控制」轉變為「為孩子投入資源」;又如從前把患有「注意力缺失症」的孩子稱為「過動兒」,學校裡的「過動兒」便經常被當成有問題的壞小孩來看待,「正名」之後,已經愈來愈多人懂得如何幫助這樣的孩子;又如近年來「精神科門診」逐漸改名為「心智科門診」,也象徵著我們對於人類心智疾病的正視(除罪化)。
然而,「霸凌」這個中譯詞呢?它用在孩子身上意味著什麼 ?有沒有更中性的翻譯呢?在以英文稱為Bully的現象中,成人該為孩子負起什麼責任呢?讓我們從字典開始探詢。BULLY在字典裡的意思 BULLY verb [T]
to hurt or frighten someone who is smaller or less powerful than you, often forcing them to do something they do not want to do: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教育基本法第八條及第十五條條文修正案,今天下午經立法院院會三讀通過,繼蒙古國(外蒙古)在上週五(8日)通過教育法修正案後,台灣成為世界上第109個立法禁止學校體罰的國家。
(修正條文如下)

教育基本法第八條第二項
『學生之學習權、受教育權、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國家應予保障,並使學生不受任何體罰,造成身心之侵害。』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森小老師◎羅裕虹

 森小是住宿學校,來自各地的孩子,週一到週五,有四個晚上和室友們相處。每個寢室有六個不同年齡的孩子,對小學生來說,這樣的團體生活,和在家裏有自己的房間、和家人之間的互動,有很大的不同,在學校,孩子們需要面對與同學、室友的互動,當然有許多歡樂,有時,也會有一些困擾…

 這兩天,寢室裡就有不愉快的事。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首度邀集 聯合國兒童受暴研究計畫顧問 
     國際最大兒童人權組織Save the Children代表 
     香港、蒙古傑出反體罰組織代表
      (現場提供口譯 及 聯合國研究報告等最新國際資料中英對照版)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雅婷/森小教師

森林小學的孩子星期一到星期四都住校,每天晚上八點是孩子們進寢室的時間。老師也會在這個時間,特別為孩子的睡眠環境及氣氛做一些準備。例如:熄大燈、說故事、打掃寢室…等等。晚上八點半,就是大家約好要安靜,讓寢室老師一個一個陪伴、準備醞釀睡眠的時間。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史英/數學想想總編輯兼總主筆

關於小孩學數學,有一個古老的問題:到底是要著重理解,還是只要會算就好?

 大家會想,都已經明白地高舉了「想想」的旗幟,那還用說?一定取前者,而捨後者了;然而不然,如果我們認真的想一想,就會發現那個所謂的老問題裡面,其實暗藏著陷阱:好像我們非得從二者擇一不可,為什麼我們的想想小孩,就不能二者兼顧呢?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閔柏陵/人本森林育資深領隊
才第一天,小駿就跟寢室的孩子發生衝突,全寢室的孩子都排斥他,只好把他跟弟弟小逸換寢室,把小駿換到我的寢室。但是,小駿換到我的寢室之後,狀況並沒有比較好,也不知道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我的寢室孩子也全部都跟小駿起衝突,我才剛進到寢室就已經看到小駿在哭,我問小駿「怎麼了?」,小駿什麼也沒說就紅著眼睛跑了出去。

過了一會兒,小駿氣呼呼的跑回來跟我說︰爸爸請你打電話給他。之後就又氣呼呼的跑到教具室去了,這是小駿發生事情時貫有的處理模式,當時他就待在教具室裡玩,不願意回到寢室來。而當我安撫了寢室其他的孩子之後,已經很晚了,我再到教具室裡找他,想要和他談一談。

找到小駿,我把頭趴在小駿旁邊,輕輕地問他,剛剛在寢室發生了什麼事情,可不可以說一說讓我知道。

小駿開始說︰「那些小朋友太頑皮了啦!跟你講也沒有用,你們都不打他們,他們就會繼續頑皮啊,他們也不會變乖!」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