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團體生活的挑戰 手機失蹤記
◎何淑真/人本營隊領隊

晚上開會前,一個大男孩子跑來傳話,說樓上的活動員要我上樓去,孩子著急地說:「有人手機掉了!」

手機掉了?是很了不起的事嗎?

我輕鬆地撥手機給樓上的大信:「你直接幫忙吧,需要我上去嗎?」我想著小事一樁,想請他就近提供協助。電話裡,大信卻傳來凝重的回應:「你…上來一下比較好…」 

「唔…哪這麼嚴重?」我心底叨叨念著,請大家先開始會議討論,逕自跑上樓去。

到了房門前,五六個青少年聚在門口,神色凝重地小聲討論著。我漸漸收斂起輕鬆的態度,原來,樓上所有的孩子們已經一片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有人手機掉了…」
「一定是誰偷的」
「全部書包馬上翻一遍吧」
「剛剛我看見某某經過這裡…」

房間裡掉手機的孩子、其他室友、以及活動員們,在窸窣的耳語中更顯得緊繃。我蹲到掉手機的阿雅面前,故作輕鬆、微笑地問:「手機掉啦?」

阿雅一臉快哭出來的模樣,大家七嘴八舌地幫忙解說:洗澡時候放床上、回來已經找遍、發現不見了。顯然這段說明已經重複好幾次了,而大家緊張的情緒依舊。

阿雅委屈地說,會被爸媽打死,因為是趁大人不在偷偷把手機帶出來的。
一堆孩子們紛紛建議:「一定要馬上搜大家的行李,再晚就來不及了!!」

我假裝沒聽見搜行李這件事,再問一些細節:究竟是什麼時間、確定放在哪裡、怎麼發現不見…?問越多,阿雅也越不確定,究竟是掉了?還是被偷了?原來,她也記不清楚過程。

聽見孩子說不確定,我趕緊說:「那怎麼能搜行李呢?萬一是自己掉的,不就冤枉了大家是小偷嗎?就算是某人偷的,但是你搜大家的行李,不就冤枉了所有其他人?」

旁觀的孩子們聽我說「會冤枉了大家」,有點不明白的表情,但緊張的氣氛似乎鬆了一點,嗅到這個「放鬆」,我心底更堅信了自己的腳步:不論找不找得到手機,絕不能搜大家的行李,平時因為丟東西、或有人偷東西,從小被搜書包搞得心惶惶的孩子們,不能再被胡搞了。

心底盤算著怎麼辦,為了請旁觀的路人甲乙離開,我信誓旦旦地保證會徹底處理,卻沒什麼信心地胡想著:「真的找得到嗎?如果某人真的想偷、會藏的話,怎麼辦?」

一個孩子拿著一支手機對我說:「就是這種款式。」真感謝這孩子,讓我靈光一現。我向她借來這支手機,拉著阿雅說:「走吧!」

「去哪?」

「去一間一間房間跟大家說,你掉了和這支一模一樣的手機,上面的吊飾款式,還有,最重要的,說出你的心情—你多麼想要找回這支手機。」

「不要,我會哭的。」阿雅快哭了。

「會哭嗎?那正好…」我心底想著,這是心戰喊話,偷兒會感動的吧,如果真的有偷兒的話。
阿雅堅持不願意。其他孩子們訕訕地說:「用說沒用的啦!」「你以為他會拿出來啊!」「大姊姊你太單純了啦!」「還是要搜大家的行李比較快啦!」

我慢慢地跟阿雅說明我想到的處理步驟:
第一:我幫忙到各寢室跟大家說一圈,表明想找到這支手機的心情與意願。
第二:如果還是找不到,明天就需要阿雅親自跟大家說心情。
第三:如果還是找不到,我保證幫忙跟爸媽說明,讓他們不多責怪。(阿雅說,沒用的,因為爸媽會在我離開後打她。)

於是,又談了第四:如果最後還是被打了,這是大人的不明理。只好當自己倒楣,被狗咬了。輕聲地問阿雅:「以後你的孩子掉東西,要不要打他呢?」阿雅沉思著,沒有回答。

最後,跟阿雅談到:「對你來說,只是掉了一支手機,最倒楣就是被爸媽打一頓,不久之後,你就會忘記了。可是,我猜…更倒楣的是拿走你的手機的人,他看見我們這麼誠意地找,如果終究沒還給你,他一定是過很久都良心不安的。」

阿雅看著我,還是沉思著。我拉拉她的手,和另一個孩子走出門去,拿著手機敲一間間房門,一間間說。  

房裡的孩子們聽見我說,紛紛緊張地表達:「我知道啊、和我無關…」「不是我拿的,啊不然你來搜我行李,隨便你…」「我不知道、不是我拿的…」

在前兩間房說明時,我最後都附加上:「掉手機的人好急啊,她的爸媽會處罰她…」走出房門,其他隨行孩子嚴正地告訴我:「不要提會被打啦!很丟臉…」我回頭微笑著:「苦肉計嘛!」走到下一間,我聽了孩子們的勸,收起了狡猾大人的苦肉計,只留下誠懇地召喚:「她非常想找回這支手機。」

一間一間地說完一輪,回到房間我勸阿雅寬心,再說一遍後續的處理,堅定地跟她說手機應該會出現的。孩子們猶豫地看著我。我跟阿雅談,其實手機放在床上,真是很誘人的,誰看見不會想拿呢?孩子們點點頭說:「對啊,是會想拿走。」大家又聊了一陣子,我就下樓開會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一龍遞了一支手機給睡眼惺忪的我,我訝異又快樂地問:「找到啦!哪來的?」果然特徵和阿雅說得一模一樣。一龍若有所思地說:「有空再告訴你。」

阿雅在讚美時間時,誠懇地向大家說了抱歉,也快樂地說了感謝的話。

究竟是怎麼找到的呢?

一龍晚上在慶功宴上告訴大人們,一早某個孩子拿手機給他,跟他說:「早上起床在二樓廁所看見的…」

大人們紛紛轉頭問著:「二樓有廁所嗎?廁所不是在一樓嗎?」「可能是幫朋友圓謊吧!」

大家呵呵笑著,暖暖的,偷兒是誰?那並不重要,他讓大家都有了新體驗。

幸好,我們絕不搜行李、搜書包!

編按:本文作者為「諾基亞CQ工程—青少年創意週末營」領隊,營隊由人本教育基金會及台灣諾基亞合辦,是一個青少年創意溝通的營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f277 的頭像
    hef277

    人本。森林育

    hef2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