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森林育故事--看見孩子的可能性
-----小由,台大活動員,出過2梯森林育
其實我以前很討厭小孩。
真的很討厭,覺得他們又哭又鬧又不講理又髒兮兮的。那些服務性社團的人大概都有點秀逗,不然就是愛心過剩,不然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控制慾……尤其在大三時帶過一次營隊,更深深的認同這樣的感覺,小孩根本是惡魔嘛!
大四下學期,因緣際會下當了梯隊的義工,還是不喜歡小孩,心想:小孩吃飯時舀湯一定撒的滿地,然後義工就得又拖又擦的整理,還是幫那些孩子裝好比較省事。
「怕他們燙到嘛,要照顧孩子阿。」我在梯隊會議上這樣告訴大家。
但,主任說:「不需要幫孩子裝湯的…」他笑瞇瞇的繼續說:「在梯隊裡,我們信任孩子有自己做事的能力,這樣說吧,如果一開始我們就否定他們『會自己做』這件事,而什麼都幫他們做好的話,那麼就沒辦法看見孩子的可能性了。」
我楞著,思忖這句話。
忽然的發現了一種,從沒想過的,對待與被對待的方式。
半年後的寒假,憑著暑假時愉快的感受,加入活動員的行列。發現原來梯隊不一定是口令、威嚇,還有無止盡的集點獎賞制度。教案可以不是制式的「大人教小孩學」,原來可以跟小孩討論哲學、討論空間、討論那些或許連我都不是很瞭解,我壓根兒就覺得小孩一定不懂的東西,而小孩給的回饋遠比想像的還要多出更多……;原來我不如我以為的不足,原來我可以不只是梯隊中的小卒子,原來我有這樣豐富的點子和想法可以說可以實踐;原來我可以經由自己和團隊的合作,給平常生活在打罵教育下的孩子看見,不打不罵的,可以有怎樣的精彩。
我終於明白……彷彿繃緊的弦鬆開了一般,我發現其實孩子們可以自己裝湯,我發現孩子們其實很願意靠近我,只是我關起了門,自以為是的以為「小孩討厭我」。
好多好多的「原來」還有「發現」,漸漸匯聚出一種信任,一種對孩子、對自己的信任,明白所謂「看見孩子的可能性」說的是什麼,也漸漸的在這之間,看見屬於自己的可能性與精彩。